常山作為我省山區(qū)26縣科技成果轉移支付試點縣(全省僅7個),一直扎實推進科技成果轉移支付試點工作,為山區(qū)26縣探索科技成果轉移支付機制。
科技成果轉移支付是指以“先免費試用、后付費轉化”的方式,聯(lián)動人才、資本、載體和服務體系推動科技成果向山區(qū)26縣轉移轉化,是浙江省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模式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(qū)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。
2022年,積極發(fā)揮浙江理工大學常山研究院作用,在與軸承、紡織產業(yè)相關成果中篩選出50余項,企業(yè)可“先免費試用、后付費轉化”。目前,已有6家企業(yè)與浙江理工大學簽訂了技術轉讓合同,獲得36項專利免費許可2年。其中,“鈦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”專利技術的應用,使軸承模具使用壽命提升為原來的3倍。
(來源:常山縣科技局)